近些年互联网发展
站在 2025 年的今天,我真实感受到了通缩所带来的压力。从我短暂的学生时代所看见的:
- 2018-2020 互联网大厂的疯狂。BAT 大厂非常乐意接受本科生,并且当时就算是没有经验的只要会一些基本算法中小厂都是可以进入的。签完三方还有 2-4 万的签字费;
- 2020-2022 笛子和华子的时代,这时候的比亚迪、华为、tplink、海康、大华都是应届毕业生保底的 offer。互联网在逐渐收缩,但是还没有开始大面积裁员,更多的是业务调整,出来的人也可以很快找到工作;
- 2022-2023 这时候的华子、笛子难度逐渐增加但是还处于毕业生保底的 offer,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减去没有增量的业务,仅保留营收正常、具有未来前景的业务;
- 2023-2025 这时候互联网大厂大面积裁员已经成为常态,包括不限于海康威视解散多处研发基地;tplink 解散张江 wifi 芯片团队;美团砍掉优选业务;中电成都某所子公司裁员;
- 2026+ 最近看到很多 26 届的同学拿到了大厂实习的 offer,我原本是感到开心的,第一反应是互联网回暖,但是回头想来,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当前互联网大厂主攻的 AI 大模型并没有真正盈利没有实际增量,结合 2024 全年阿里的财报显示出来的在职人数,我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互联网大厂正在加速内部末位淘汰和部门裁撤,通过快速循环的方式接收和裁撤应届毕业生,可能不到一个合同期就会裁走大部分人
最近也看到很多,从芯片行业、自动化电气行业、新能源行业、工业软件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越来越萧条。当我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已经到底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远没有结束。
- 华为部分产品线将大量 24 届研发人员输送一线,说明市场在收缩,只能相互之间进行存量竞争
- IC 设计今年也是遇冷,岗位急剧减少
- 比亚迪也传出裁撤智驾部门的消息
- 58 同城大量裁员
就程序员可选的行业来说,包括半导体、新能源和互联网都在萎缩,而且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大厂 or 央国企
当然这不是本次讨论的核心,今天讨论的核心是软件开发还值得进入吗?
个人答案是:不值得,除非能够起薪一线年入 45W,并且每三年涨薪 30%。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 35 岁之前攒够 500W,够以后养老的需要。否则二线 20W 的半垄断型央国企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进一步讨论如何实现应届起薪 45W
现在单纯做开发只能够实现一线收入在 30-40W,是无法达到一线 45W 年薪的。只有算法岗,包括大模型、nlp、cv 等才能够达到这样的薪资。并且这样的薪资多数只能由大厂开具,因此需要一至两篇的相关领域 B 以上论文➕一至两家大厂实习,这样的机会更大。
从长远来看,半垄断型央国企更具有性价比
稳定的细水长流,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有时候人生追求的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不受金钱窘迫的束缚,细水长流在没有增量的当下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当然这里所说的更多是央国企当中的二级单位也就是省分/区域分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看,十年前 2015 入行的程序员现在 35 岁要离开行业了,经历过行业的上行与下降,才有了现在的积累,你又如何能保证在只有下行的当下,能够坚持到他们的年龄,得到相同的财富积累?现在选择程序员在我看来是一个十分不明智的行为,缩量竞争将会像光伏产业一样,竞争越来越激烈,收益越来越微薄。
半垄断型央国企有哪些?
包括:
- 石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 发电(五大六小)
- 供电(南网、国网)
- 烟草(烟草局、卷烟厂)
- 通信(联通、移动、电信不包括三产)
- 国有行(中、农、工、建、交、邮)
- 中证登、中债登、中国结算、北交所、资源性央国企二线研究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 还有地方性的交通、港口等等
半垄断型央国企适合哪些人?
适合小镇做题家,可以将普通人维持在中产位置不滑落,等经济好转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稳定富足的基本生活,完成阶级跃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绝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完成阶级跃迁从来都是从农民到城市中产再到富裕阶层,稳定的中产才是小镇做题家的最优选择。
银行类
体系很大、数量也多,薪资也高,招聘季都会到各大高校或社会招聘大量的专业人才。
计算机专业在银行对口的岗位是金融科技岗,对应的岗位有软件开发、网络信息安全、系统运维和运维工具研发等。
金融科技岗在银行招聘中,一般以市分行、省分行为起点,可分为总行及其直属机构、软件开发中心以及数据中心等。
现在银行的科技子公司很盛行,比如建信金科、兴业数金等等,优点是薪酬较高,招聘量大,但是稳定性差,压力大,加班多,技术一般(不推荐)
- 【第一梯队】监管机关:中国人民银行(人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银保监会) ,人行是有专门的考试,银保监会属于国考序列,竞争都很激烈
- 【第二梯队】三大政策行:国开行、进出口、农发展,竞争惨烈,相对商业银行来讲,工作压力不大
- 【第三梯队】六大国有行:工农中建交邮储,建行属于薪资更高些,邮储处于薪资中下游(但是业务扩张后薪资有所上涨)
- 【第四梯队】十二家股份制: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兴业银行、渤海银行
- 【第五梯队】一百余家城市商业行:比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苏州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等等,好的城商行比当地的六大行的薪酬会更高些
- 【第六梯队】一千余家农商行/农信社:上海农商行、农信社、山西农商行、江苏农商行等等
证券类
证券公司程序员岗位上可以分为量化,算法,开发。
量化人员的学历要求很高,博士与海归、名校硕士比例非常高。
证券公司程序员薪资蛮高的:
- 中信证券,北京,base 17k,年终第一年很少,2-3 个月吧,第二年正常情况下 6-10 个月
- 华泰证券,南京,base 22k,总包 38-40
在证券公司做程序员,不仅要注重专业技术,也要重视业务逻辑,需要了解很多金融类相关的专业知识。
烟草 / 电网
烟草
烟草公司包括各省烟草专卖局和各省中烟工业,是中国最赚钱的企业。
烟草公司懂的都懂,是真的香。烟草公司每年基本上只招应届生,想进入烟草公司的应届生一定要抓住机会!
但是烟草录用名单,硕士占比很高。
电网
电网首先选择的是输电卖电的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另外还有发电的央企:国家能源、大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三峡集团、华润集团、国投集团、中核集团等等。
国家电网的话,不是双一流的话或者研究生其实要进市公司是很难的,而且一般城市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量其实很少。
计算机类的入职后,主要是到各省的信通公司,或者各地市供电公司的信通部门。待遇方面也很不错的,和同岗级的电气类工资接近。由于是计算机类,不用和电气专业一样经常去一线生产岗位。
石油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每个省都有分公司。
三桶油每年计算机专业岗位也很多,薪资待遇很不错。举个 2022 届校招生的例子:中石化新星新能源研究院郑州分公司,地点郑东新区,不包住,试用期半年 2600/月,转正后往年是第一年 10+,第二年 13+,计算机岗。
军工所
军工相关的央企有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电科,航空工业,中国兵器和中船。
- 中电科里面待遇排第一梯队的有 28 所,29 所等,可能和民企的 IT 公司不相上下,在军工单位里算是很好的了(个人了解之后不推荐)。
- 航天科技的,待遇好的有航天一院,三院,五院相应的部,和排头的所(卡学历)。
举几个校招生薪资的例子:
- 中国船舶 722 所,武汉,试用期 6 个月,每月 11k,转正第一年 25w
- 中国兵器 202 所,咸阳,事业编,试用期三个月每月 8k,转正后直接获得 10w 安家费,承诺每年不低于 18w
- 中电 28 所(不推荐)
- 中电 14 所(推荐,注意签约合同内容)
通讯类
通信行业可以说是一个很吃香的行业,三大运营商,移动、电信、联通作为我国通信行业的垄断国企,其运营的效益有多高更不用多说。
选择运营商要注意区县公司绝对不要去,最低也要混在市公司一级,能去省公司则尽量去(不推荐区县级的全员营销)
举两个校招生薪资的例子:
- 浙江移动市级公司,系统开发岗位,据说待遇 16w-18w
- 中国移动研究院,产品岗,待遇 24w
地方国企
地方国企有省属国企、市属国企、区县属国企。
省属国企通常有交通投资集团、文化旅游集团、农业发展集团等等,省属国企的待遇都是很不错的
其他
- 假国企(国企包含央企):求职者在真国企能享受到的很多福利待遇在假国企是享受不到的,钱少事多加班多。找到国家认证好的国企名单,直接在名单里面查就好了,严格意义上的国企就两种,就是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参股也可)
- 权力是自上而下的,能去省局不去市局,能去市局不去县局。层级低的单位,非常不利于个人发展
- 普通员工 < 领导关系户 < 总部领导关系户 < 甲方领导关系户
- 垄断国企滋润 > 一级集团或者二级公司日子还好点 > 三级子公司国企鱼龙混杂 > 基层(也有相反的,比如党建办公室,以学校为例)
- 烟草、供电、供水、燃气、供暖 > 城投、水利泵站(垄断化的国企) > “中字头”地区地产、施工(也就是参与市场竞争市场化的国企:这种盈利不佳可能会恶心人走)
- 国企在市场竞争上没有优势,但是民用资源一定不会倒闭,也就是相当于铁饭碗,因为国企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经济命脉在国家手里
- 地铁比铁路局钱少,没有货运业务来赚钱。地铁能留城里,铁路局难留,所以地铁会压价,压的价就相当于留城的代价了
- 国企房地产来历:政府拿不出钱承担项目,把地产抵押,国企地产再盖楼
- 进国企不要想着升职加薪,毕竟关系户在那里,建议另辟蹊径,比如搞副业
- 社招进国企都是顶雷或者拉马的,干事创业规避国企,大佬背书才走社招,民企打法别存幻想,集体决策神鬼难清(招聘会社招,其实早就内定了,做样子看的,其他人陪跑)
- 大专、非全日制本科和往届几乎没有希望
- 现在只有公务员和事业编有编制,国企都没有编制
- 备案制员工(多为应届生):纳入工资总额,人员国资委备案
- 合同制员工:不纳入工资总额,不在国资委备案
- 劳务派遣员工非“编制”,不属于国企人员
- 论级别,国企有:地方,市级,省级,央企
- 论所有制,有全资,独资,股权多元化,混改
- 论岗位,有财务岗,战略岗,人资岗,技术岗,还有 xxx 生产一线岗
- 论职级,同一个岗位有专员,主办,主管等级别
- 论薪酬,要看你是公益类,还是市场类;营业能力,收入能力 …
- 家里没钱的,别来银行(拉存款,完成任务,这么一想出大钱赚死工资,诈骗和它一比都算和蔼可亲)
- 国聘网,大部分单位也就是挂一下(也有个别),主要招聘名额还是各校线下宣讲会
- 网申大部分是硕士起步,本科多试试宣讲会
更多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