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互联网发展

站在 2025 年的今天,我真实感受到了通缩所带来的压力。从我短暂的学生时代所看见的:

  • 2018-2020 互联网大厂的疯狂。BAT 大厂非常乐意接受本科生,并且当时就算是没有经验的只要会一些基本算法中小厂都是可以进入的。签完三方还有 2-4 万的签字费;
  • 2020-2022 笛子和华子的时代,这时候的比亚迪、华为、tplink、海康、大华都是应届毕业生保底的 offer。互联网在逐渐收缩,但是还没有开始大面积裁员,更多的是业务调整,出来的人也可以很快找到工作;
  • 2022-2023 这时候的华子、笛子难度逐渐增加但是还处于毕业生保底的 offer,互联网大厂开始裁员,减去没有增量的业务,仅保留营收正常、具有未来前景的业务;
  • 2023-2025 这时候互联网大厂大面积裁员已经成为常态,包括不限于海康威视解散多处研发基地;tplink 解散张江 wifi 芯片团队;美团砍掉优选业务;中电成都某所子公司裁员;
  • 2026+ 最近看到很多 26 届的同学拿到了大厂实习的 offer,我原本是感到开心的,第一反应是互联网回暖,但是回头想来,这并不是一个好兆头,因为当前互联网大厂主攻的 AI 大模型并没有真正盈利没有实际增量,结合 2024 全年阿里的财报显示出来的在职人数,我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互联网大厂正在加速内部末位淘汰和部门裁撤,通过快速循环的方式接收和裁撤应届毕业生,可能不到一个合同期就会裁走大部分人

最近也看到很多,从芯片行业、自动化电气行业、新能源行业、工业软件行业和互联网行业,越来越萧条。当我还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已经到底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远没有结束。

  1. 华为部分产品线将大量 24 届研发人员输送一线,说明市场在收缩,只能相互之间进行存量竞争
  2. IC 设计今年也是遇冷,岗位急剧减少
  3. 比亚迪也传出裁撤智驾部门的消息
  4. 58 同城大量裁员

就程序员可选的行业来说,包括半导体、新能源和互联网都在萎缩,而且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

大厂 or 央国企

当然这不是本次讨论的核心,今天讨论的核心是软件开发还值得进入吗?

个人答案是:不值得,除非能够起薪一线年入 45W,并且每三年涨薪 30%。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 35 岁之前攒够 500W,够以后养老的需要。否则二线 20W 的半垄断型央国企将会是更好的选择。

进一步讨论如何实现应届起薪 45W

现在单纯做开发只能够实现一线收入在 30-40W,是无法达到一线 45W 年薪的。只有算法岗,包括大模型、nlp、cv 等才能够达到这样的薪资。并且这样的薪资多数只能由大厂开具,因此需要一至两篇的相关领域 B 以上论文➕一至两家大厂实习,这样的机会更大。

从长远来看,半垄断型央国企更具有性价比

稳定的细水长流,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有时候人生追求的不是钱越多越好,而是不受金钱窘迫的束缚,细水长流在没有增量的当下何尝不是一种选择。当然这里所说的更多是央国企当中的二级单位也就是省分/区域分公司。

从另一个角度看,十年前 2015 入行的程序员现在 35 岁要离开行业了,经历过行业的上行与下降,才有了现在的积累,你又如何能保证在只有下行的当下,能够坚持到他们的年龄,得到相同的财富积累?现在选择程序员在我看来是一个十分不明智的行为,缩量竞争将会像光伏产业一样,竞争越来越激烈,收益越来越微薄。

半垄断型央国企有哪些?

包括:

  • 石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
  • 发电(五大六小)
  • 供电(南网、国网)
  • 烟草(烟草局、卷烟厂)
  • 通信(联通、移动、电信不包括三产)
  • 国有行(中、农、工、建、交、邮)
  • 中证登、中债登、中国结算、北交所、资源性央国企二线研究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 还有地方性的交通、港口等等

半垄断型央国企适合哪些人?

适合小镇做题家,可以将普通人维持在中产位置不滑落,等经济好转可以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稳定富足的基本生活,完成阶级跃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绝不能一口吃成胖子。完成阶级跃迁从来都是从农民到城市中产再到富裕阶层,稳定的中产才是小镇做题家的最优选择。


本站总访问量
本站共发表 101 篇文章 · 总计 356k 字
载入天数...载入时分秒...